-
来源:字母榜 作者:彦飞 但也成不了抖快,怎么办? 曾被视为“中国版YouTube”的B站,越来越像爱优腾了。 6月9日晚间,B站发布2021财年第一季度业绩。上季度,B站营收和用户仍然保持两位数百分比的增长;但综合来看,这并不是一份令人满意的财报。 第一季度,B站营收达50.5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30%,环比下滑12%。由于是商家营销推广淡季,叠加游戏版号暂停发放、3月以来新冠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,B站能够取得这一成绩已属不易。 不过,相比2021全年62%的营收增速,B站上季度营收仅增长30%,落差不小。尤其是游戏和电商业务,上季度同比增速已跌至20%以下。 B站过去9个季度的营收构成 另一方面,B站的营收成本继续攀升,上季度同比增长43%至42.5亿元;其中面向UP主、主播的收入分成成本为21.5亿元,同比增长53%;成本增速明显超过营收增速,B站重投内容换增长的转化效率有所下滑。 收入跑不赢成本的结果是,第一季度B站毛利润同比下滑13.8%;净亏损同比扩大153%;排除股权激励、无形资产摊销、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,经调整净亏损同比扩大85.4%至16.5亿元。 财报发布后,B站美股股价大跌14.78%,报于25.32美元。相较129.24美元的52周高点,B站股价已累计跌去近80%。 但上季度十几个亿人民币的亏损,并不会给B站带来真正的危机。截至3月底,B站持有现金、现金等价物、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247亿元,足以支撑未来几个季度的运营。更何况,B站同时在美股和港股挂牌,又有腾讯等巨头撑腰,融资方式和渠道并不少。 从最近几个季度的财报来看,B站真正的难题在于,它想学抖快发力短视频,却放不下爱优腾式的付费会员收入,存在一定程度的战略摇摆。 一方面,B站很早就意识到了短视频的冲击力。为了避免被真正的后浪——抖音、快手、视频号所淘汰,它从2020年起逐步加强站内短视频生态的建设,推动创作者产出短小精悍、原生竖版的视频和直播,意欲成为三大玩家之外的第四股力量。 另一方面,以会员费为主体的增值服务收入已成为B站的现金牛。为了持续扩大这块收入,B站不断扩大对中长视频的投入,既包括给UP主更多分成,也包括推出更多自制综艺,购入更多第三方版权内容等。这套以扩大用户付费率为导向的经营手法,又让B站不由自主地向着爱优腾的商业路径靠拢。 这种左右互搏,正成为B站向上突破的最大阻力:获取更多付费会员的需求,促使B站加码老用户习惯了的中等长度横版视频,并不断购入新的资源,提升会员吸引力;而短视频浪潮来势汹汹,B站也不可能视而不见,必须分出精力和资源积极应对。 与短期亏损相比,怎样打通长短视频、横竖视频之间的隔阂,把重金打造的内容社区和版权库彻底盘活,从根本上迭代商业模型,才是B站未来几个季度的头等大事。 A 把增值服务扶起来,一直是B站2018年赴美上市后的发展主线。 B站的增值服务主要包括大会员、直播及其他服务,其中每年收费168元的大会员是重中之重。过去几年,这块业务的收入占比稳步提升;2020年第四季度首次超越游戏,成为B站最重要的收入来源。 从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,B站增值服务的营收贡献率从33%上升至41%,稳居首位,且增速高于游戏。上季度,这块业务的同比增速为37%,比游戏业务的16%高了21个百分点。 B站的其他收入来源还包括广告和电商等。这些板块的增速更快,但目前体量相对较小,且非B站的传统优势项目,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较大。可以预见,未来几个季度,增值服务仍将是B站的“带头大哥”。 B站增值服务表现如何,关键看会员收入的变化。 今年第一季度,B站的月活跃用户(MAU)达2.936亿,同比增长31%;月均付费用户达2720万,同比增长33%。两者增速基本一致,表明用户付费率十分稳定。 B站要想增加付费用户规模,首先要扩大普通用户基数。B站近两年倾力打造《后浪》、跨年晚会之类的爆款内容尝试破圈,目的就是圈进来更多人,为付费转化奠定基础。 另一方面,在会员费不太可能大幅上涨的情况下,B站要想增收,就必须继续提高从“白嫖”到付费的转化效率。这就需要持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,让充值会员显得更划算。 B站内容大致分为PUGV(专业用户创作视频)和OGV(专业版权视频)两大类。前者主要靠各个领域的创作者,后者则需要平台自己花钱制作或采购。 过去几个季度,B站一直尝试做这两类内容的扩列。在PUGV领域,它划分出知识区,扶持专业创作者;而在OGV领域,B站做出《说唱新世代》和《风犬少年的天空》两大爆款后,接连上马一系列自制综艺,比如《90婚介所》《有点心机又如何》《万籁》等,还专门采购了足总杯等赛事版权,以迎合体育迷的口味。 然而,B站的这套组合拳动作虽多,但效果并不惊艳。知识区在诞生了罗翔、无穷小亮、半佛仙人等现象级UP主后,尚未跑出同等量级的新锐选手;而新出品的自制综艺虽然观看量并不少,却难以再现当年全网热议的盛况。 更值得注意的是,B站的“优质内容—会员收入”转化模型的效率出现了下滑迹象。 2021全年,B站收入分成成本为77亿元,同比增长77%。相对应的,B站增值服务收入为69亿元,同比增长80%,略高于成本增速。 但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,B站收入分成成本为21.5亿元,同比增长53%;同一时期的增值服务收入为20.5亿元,同比增长37%,比成本增速低了16个百分点。 也就是说,B站在内容上每多投入1块钱,带来的收入增长却不到1元。B站最看重的增值服务可能面临增长放缓的风险。 B B站之所以大力卖会员,初衷是打破对游戏业务的过度依赖。 2018年上市时,B站超80%的收入来自游戏业务,尤其是爆款手游《FGO》(《命运:冠位指定》)。这种单调的收入结构引发了外界普遍质疑,促使B站做出改变。 过去几个季度,B站增值服务的营收占比不断提升,游戏业务则逐渐退居第二。上季度,B站游戏的营收贡献率降至27%。同一报告期内,游戏为腾讯带来了32%的收入,而网易游戏的营收占比更是高达73%。以此来看,B站已经基本远离了游戏依赖症。 旧的问题刚刚解决,新的问题很快出现。 以卖会员为重心的增值服务不断扩张,让B站越来越像一家付费墙视频公司,难免被拿来与爱优腾相提并论。而这恰恰是B站不希望看到的。 其实,在付费会员这块业务上,B站做得比传统视频网站好得多。 从商业化潜力来看,今年第一季度,B站月均付费用户为2720万人,增值服务营收为20.5亿元,平均每人每月贡献25元收入;相比之下,爱奇艺月度平均单会员收入只有14.69元,相当于B站的约60%。 而在用户体验上,B站的吃相也显著优于爱优腾,即使是“白嫖”用户也能免费观看大部分内容,尤其是播放量占比90%以上的PUGC内容。而在三大长视频平台上,免费用户几乎寸步难行;就算充了钱,还有会员广告之类的奇葩套路等着你。 但B站的尴尬在于,它并不想成为“良心版爱优腾”。 一方面,长视频立业多年而成果渺茫,再加上乐视暴雷的恶劣影响,非常不受资本市场的待见。三大平台中,唯一独立上市的爱奇艺如今股价不到5美元,市值不到40亿美元,仅为鼎盛时期的1/10。 在这种情况下,B站就算把会员卖得飞起,也逃不出与爱优腾类似的估值范式。过去一年间,B站股价震荡走低,从120美元上方跌至30美元以下,市值只剩100亿美元左右。这里面固然有中概股寒冬的因素,但B站自身缺乏兴奋点也是重要原因。 另一方面,视频网站想靠收会员费活下去,已经被证明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情。 不久前,爱奇艺发布第一季度财报,十二年来首次实现季度盈利,一时间轰动舆论。但细究起来,爱奇艺上季度不仅经历了波及全公司的大裁员,还把内容成本压减了19%,这才好不容易挤出几个亿人民币的利润,“首次盈利”成色不佳。 事实上,B站同样面临长期亏损的难题,而营收重心从游戏转向增值服务并未有所帮助。 今年第一季度,B站经营亏损为19.9亿元,同比扩大93%;同一时期,营收仅增长30%。重压之下,今年4、5月份,B站屡屡被传裁员,涉及主站、直播、游戏、电商等多个部门。 而在去年第四季度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,B站CFO樊欣预测,公司将通过降本增效,2022年实现亏损收窄,盈亏平衡则需要等到2024年。 B站不赚钱的痛点,其实并不比爱优腾更轻松。只不过,它手握“Z世代+二次元+视频化”三张王牌,再加上《后浪》等爆款营销事件的点缀,能够撑起乔布斯式的“现实扭曲力场”,并以“市梦率”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超额估值。 但如今,资本市场正变得愈发冷静。 上季度,B站营收同比增速只有30%,与2021全年的62%,以及去年第四季度的51%相去甚远。在炒股社区雪球上,有用户评价B站已经从“增长型”回归“价值型”股票。“市梦率”不再有说服力,B站正在回归凡尘。 C 从过去一年的新动作来看,B站已经意识到了增值服务的局限性。虽然仍在大力卖会员,但它也在寻求一些更底层的改变。 最显著的变革是,B站试图加大短视频的占比,从而创造更多内容增量和商业化机会。 按照B站CEO陈睿的说法,平台在两三年之前就有了许多竖屏视频。从去年开始,B站开始测试一个名为Story Mode(故事模式)的短视频功能,部分用户点击APP左上角的用户头像,即可跳转至短视频瀑布流,上下滑动切换。 在去年第四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,陈睿反复提及Story Mode,称这一功能的日活跃用户渗透率已超过20%,用户点赞占比达到30%。 而在昨晚的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,陈睿宣称B站竖屏视频的播放量占比已超20%,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。此外,“Story Mode的商业化模式非常成熟,在广告变现效率和直播转化率上都表现良好。” 陈睿 但这并不意味着,B站要全面转向短视频。它更希望在保留核心的前提下,有限度地取用抖快的精髓。 “几年前我们做直播的时候,有用户担心我们会变成直播产品,但事实并非如此,直播融入了我们的PUGV中。Story Mode也一样,B站不会变成短视频产品,而是短视频会变成B站生态的一部分。”陈睿说。 陈睿认为,竖屏短视频提供的是增量,而不是蚕食现有流量,也不会改变现有PUGV生态。在他看来,Story Mode带来的播放增量甚至有可能超越现在的PUGV播放量。 B站做短视频的优势不少。它拥有一个活跃的创作者社区,UP主做惯了长视频,如今改做更简单的短视频,可谓降维打击;此外,B站围绕弹幕文化生长的UP主私域流量,也为短视频内容的冷启动提供了天然土壤。 但B站面临的挑战同样很多。 最大难题是,抖快布局日久,在国内短视频领域的用户渗透率接近100%,二者中间还夹着一个虎视眈眈、背靠微信的视频号。大多数网民并没有专门到B站刷短视频的心智和习惯路径,植根抖快的头部创作者也很难跳槽至流量小得多的B站。 此外,B站擅长在平台内培育UP主,比如罗翔就是在这里名声远扬;但对于那些花费重金挖角而来的大V,比如曾经的“斗鱼一姐”冯提莫,B站似乎并不擅长充分利用。这意味着B站很难靠砸钱挖人迅速打出短视频的新招牌。 但无论如何,倘若不想在收会员费的乏味生意中越陷越深,短视频是B站必须要打的一场关键战役。它不仅将带来用户和流量,也有机会开辟出更多场景下的变现机会。 目前,B站在短视频领域虽有布局,但与抖快相比仍有很大差距,需要先从产品形态和运营手法上补课。在增值服务、游戏等老牌业务增长放缓之际,短视频正承载着B站继续向上突破的最大希望。
2022年8月14日514 Views -
来源:伯虎财经 奈雪推出奈雪币,网友:违法吗? 在上市一周年之际,奈雪的茶推出“奈雪币”和虚拟股票。 据奈雪官方消息,6月30日起,积分改名为“奈雪币”,每消费1元可获1个奈雪币。目前,奈雪币只能通过下单和每日签到及其他任务免费获得。积分商城也升级成奈雪币商店,增添了奈雪礼券、限量周边等潮酷商品。 (奈雪小程序截图) 奈雪币的玩法多样,可以买卖虚拟股票,成为虚拟股东,而奈雪虚拟股票和真实的股票涨跌绑定。游戏中的股价=交易日当天奈雪的茶港股收盘价*当日港币汇率。举例来说,某个交易日奈雪收盘股价为6元,则当日需6个奈雪币买入1虚拟股票;反之,当日1虚拟股票可卖出获得6个奈雪币。 值得一提的是,用户还可以加入杠杆借币玩法,选择x2、x5、x10倍杠杆。 此外,奈雪币还可以在商城里兑换各种优惠券、礼品。例如,100奈雪币可以兑换3元心意券,或者兑换霸气榴莲3元现金券;1300奈雪币可以兑换袋泡茶免费券;20万奈雪币可以兑换一个苹果电脑,据了解,该电脑在苹果官方商城售价为7999元人民币。 对于奈雪推出奈雪币这一玩法,外界调侃道,这下奈雪拥有了5000万虚拟股东。 不过,质疑奈雪的声音仍然比较多。一方面,有人觉得,这是做奶茶的也要来割韭菜了。另一方面,也有不少人质疑奈雪是否违法,不少网友称,“实体不好好经营,开始玩虚的,我想问这违不违法?奈雪的营业权限能搞这个么。” 对此,多位对新式茶饮颇有研究的业内人士表示,“现在的奈雪币本质上就是消费积分,和Q币没有区别。而虚拟股票的玩法,也早就在各类股票APP上屡见不鲜,它并不是真正的股票交易,更不会影响到奈雪的股价。” 不过,也有人指出其风险。在肖飒法律团队看来,奈雪币是“在刀刃上起舞”,“奈雪币存在消费代币法律性质认定争议、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风险、网络博彩风险、有奖销售风险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风险等众多法律争议点位和红线风险点位”。 本质上,奈雪币就是一场营销活动。截至目前,#奈雪向5000万会员推出虚拟股票#的微博话题获得2亿次阅读。 (微博截图) 奈雪,很潮 细心的人会发现,奈雪越来越潮了,或者说它一直在努力刷存在感,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,它不仅仅是一个茶饮品牌。 除了推出奈雪币和虚拟股票,奈雪还上线了元宇宙奈雪乐园,虚拟股东可以进入寻宝领取官方奖励。 (图源网络) 早在去年,奈雪就已入局元宇宙。去年12 月,奈雪在品牌成立六周年之际,官宣品牌大使“NAYUKI”,据介绍,NAYUKI是一个宇宙共生体,能够在虚拟空间和现实生活中穿梭。 彼时,奈雪还推出了发售限量300份的NFT盲盒作品和全球限量1000套NAYUKI潮玩。 官方数据显示,发布后的72小时内,该活动带来近2亿元GMV,NFT盲盒与潮玩也在当日售罄。 在资深元宇宙分析师阿起看来,奈雪示范了一种不具备强技术基因的企业布局元宇宙的新打法。一方面,下单赠奈雪币是营销行为,不仅能让奈雪迅速回流现金,带动用户消费,还抓住了国内元宇宙赛道的主要消费群体——00后。另一方面,奈雪将用户社群升级成了元宇宙流量池,最大化地挖掘用户价值。 业界认为,从去年的 NFT 数字藏品,到今年的元宇宙营销,奈雪的茶给市场展现了茶饮品牌的新可能,甚至说是消费品牌的新可能。 总的来说,奈雪入局元宇宙,不排除是想通过元宇宙增加消费市场声量、获得资本市场的肯定。而这一次下场做奈雪币、虚拟股票、元宇宙乐园,似乎是对此前元宇宙动作的延续。 除了进军元宇宙,奈雪近来的创新动作频频。今年6月,为了宣传新品“霸气一升桃”,奈雪推出“摆烂桃”的简笔头像,在美团上日更。网友们每天都去美团“追更”头像,喊奈雪出表情包。 据奈雪公布,水蜜桃系列新品总销量已超过100万杯,销量连续排名奈雪第一。 (图源网络) “摆烂桃”的摆烂画风凸显,在摆烂、躺平成为年轻人“口头禅”的当下,切中年轻人的心理,从而引发年轻人之间的共鸣情绪和自发传播。 在“变潮”这件事上,奈雪总是紧跟前线。而这背后,或许也有几分不得已。 奈雪的焦虑 一些迹象已经难以掩藏奈雪的窘迫。 3月29日晚,奈雪的茶发布2021年财报,营业总收入近43亿元,同比增长41%。营收虽然增长,但调整后的净亏损额为1.45亿元。 奈雪的茶2020年曾一度盈利,当年调整后净利润为1660万元。2019年和2018年均亏损数千万元。 财报显示,奈雪的茶订单中30%是线下点单,30%是自提订单,也就是说60%的订单需要消费者在线下完成。在疫情反复之下,奈雪的茶线下渠道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。 与此同时,奈雪对于大店模式的执着,几乎是业内有目共睹的。奈雪的创始人之一彭心认为“大店模式”才是做好服务、塑造长期品牌的必须,即使要承担短期亏损也在所不惜。 彭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很多人劝她开小店,顾客自助点单然后自取的店。但她不以为然。 明显的表现是,Pro店的服务变得更重了,“店员会在店里会泡茶给你喝,会给你讲我们的茶文化”。 在她看来,奈雪要做的是“一个有温度,能够去跟顾客交流茶和茶文化的品牌,而不是一个只追求最高坪效或者是最高利润的品牌”。 不过,从奈雪的实际规划中依然可见,面积小一点的Pro店是主要的开店模式。现实和构想还是有着一定差距,在奈雪的茶早前公布过的开店规划中,2021年-2022年将开设30%标准大店,70%Pro店。 奈雪的茶另一创始人赵林提到,2022年奈雪的茶会对店面选择更加严格,并争取更好的租金条件。 此外,奈雪的茶希望通过自动化系统来提升效率,降低成本。奈雪的茶正在投资建设的自动化系统,据称可以实现自动订货、智能烘焙、自动制茶、智能排班等。 目前,部分奈雪门店已经使用自动奶茶机,在这些门店里,高峰时段茶饮制作线上的员工只需要2名,加上3-4名前厅人员,团队不过5-6人,人员配置上至少减少了一半。 赵林表示,自动化系统可以将茶饮复杂、难以标准化的制作过程简单化,未来可以启用大量兼职,降低人力成本。据了解,奈雪的兼职人员比例将从原来的20%提升至50%。 今年3月17日,奈雪宣布对产品大幅降价,并推出新的茶饮系列产品,价格在10元左右。外界十分清晰,降价主要是由于新茶饮市场趋近饱和,品牌竞争激烈所导致。 不难看出,奈雪的扭亏损、寻增长之路,依然前路漫漫。 参考资料: 1、财经十一人:奈雪的茶2021年亏损1.45亿元,新茶饮内卷加剧 2、刀法研究所:奈雪发虚拟货币,图啥? 3、NFT营销工场:奈雪的茶推奈雪币背后,过度虚拟营销是否擦边 4、鞭牛士:5000万虚拟股东,拯救奈雪的茶? 5、巨潮WAVE:奈雪,最执着的星巴克信徒
2022年8月14日305 Views -
来源:MetaPost 作者:MetaPostOfficial 文博数字化是大趋势 近年来,全球主流博物馆都在探索馆藏文物适应数字时代的价值传递。尤其是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大爆发,众多博物馆都开始了元宇宙的建构尝试。 如何把博物馆更好地“搬”进元宇宙,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。 一提到博物馆,很多人脑海里可能出现的画面是: 文物又多又冰冷,展厅又大又逛不完,历史文物年代久远读不透,艺术作品高冷抽象看不懂…… 但事实上,博物馆也可以是这样: 近日,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(2022)》指出,时下流行的元宇宙概念囊括了虚拟博物馆的所有要素,如虚拟展厅、虚拟展品以及虚拟志愿者,博物馆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在3D建模和3D扫描技术的支持下在虚拟博物馆中呈现。 无论是线上使用、收集观众信息、网络端进入虚拟博物馆,还是在线下游览博物馆,都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给予观众超越感官的体验。 01 国内外博物馆 竞相“搬进”元宇宙 1998年,故宫博物院就着手建设自己的数字博物馆项目“数字故宫”。2017年故宫采用3D扫描、VR、全景等技术推出了《故宫VR体验馆》项目。如借助先进的VR技术,游客戴上VR 4D头盔体验《朱棣肇建紫禁城》项目时,仿佛穿越时空回到明朝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宏大的故宫建筑全景图,在观赏的过程中,会突然感觉纵身一跃,上了马背,与明朝皇帝朱棣一起骑行。 故宫VR体验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则从创造虚拟人开始。一位身穿古代服饰的大眼睛卡通少女,走进动画版的莫高窟。用特有的“娃娃音”向人们介绍着千年石窟的过往:壁画中守护昆仑山的神兽长啥样?曾经绚烂的壁画又为何会变色发黑? 敦煌研究院虚拟人伽瑶 敦煌研究院虚拟人伽瑶 敦煌研究院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杜鹃介绍,这个卡通少女名叫“伽瑶”,取材于敦煌壁画,原型是声音婉转如歌的神鸟“迦陵频伽”。“这是我们今年精心打造的虚拟人,希望用人格化的内容传播敦煌文化。” 中国博物馆小镇通过联动3D扫描建模、全息影像、AR/VR、虚拟互动等技术,组合成3D光影艺术展开启了“元宇宙游览模式”。 2009年,安仁被中国博物馆学会冠名为“中国博物馆小镇”。观众在小镇中漫游行走、触摸、体验,不仅能跨时空跨地域浏览来自唐朝的茶具茶文化,感受牡丹花巷在全息影像技术下随脚步“盛开”;戴上VR设备还能在高山流水的音乐氛围中跟随一片茶叶在地宫、盐湖、山川、湖泊中旅行,在视觉、听觉、触觉方面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,感受浓浓的历史人文气息。 这几家博物馆只是众多转型元宇宙案例中的一小部分,目前,转型元宇宙已成为博物馆领域的共识。 今年3月,全国50家博物馆、高校的60位馆长和学者联名发布《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》。倡议称,博物馆连接着人类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博物馆应与时俱进地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,积极主动参与建构元宇宙,探索博物馆领域元宇宙建设标准规范,在相关主题的国际对话中发出中国声音。 最新数据显示,2021年我国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.79亿人次,策划推出3000余个线上展览、1万余场线上教育活动,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。 刮起这阵元宇宙转型风的也不止是中国。 从全球的趋势来看,各个国家的博物馆都在争抢元宇宙场景的搭建。 今年4月,法国卢浮宫就宣布完成了对其48万件藏品资源的“全面数字化”。这次数字化,被塔夫茨大学教授安德鲁·麦克莱伦称为是一次“史无前例的变革”,游客可用手机或电脑就能免费“观览”藏品,并且全程免费。为了吸引国际游客,卢浮宫还增加了西班牙语、英语和中文三个语种的网页内容。 卢浮宫官网 与此同时,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在去年趁着游戏《集合啦!动物森友会》的热度,推出了约40万件虚拟展品。在游戏中,玩家们只需在博物馆的官网上找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,然后在“分享”选项中点击代表《动森》的“叶子”按钮,就可以生成相应的虚拟展品二维码。 之后便可通过App,将馆内40万余件的藏品导入到游戏里。 《集合啦!动物森友会》 《集合啦!动物森友会》 02 博物馆数字化被写入十四五规划 不难发现,各大博物馆走进“元宇宙”热潮的背后,数字化浪潮是主要推动力。文物数字化是文博业的未来,不仅仅是文博业内人士的共识,也被写进了国家规划。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,两次提及“博物馆数字化”,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,系统部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大工程项目,一场文博数字化的盛宴正式拉开帷幕。 相较以往五年规划,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中的文物工作相关内容篇幅明显增加、权重更为凸显,文物科技创新、流失文物追索返还、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首次被写入。未来五年,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然构建。 当然,除了畅想元宇宙里的美好未来,在实践层面,业内人士也有着更加深入的观点。 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冯乃恩认为,目前,要形成元宇宙概念下的“数字社区”,还要做好“数字文物”和“数字运营”方面的工作,这是现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的,已不是难事。 难点在于建立“数字社区”,实现“互动”,目前还缺乏一个相互联通的大型平台,也就是同时容纳所有博物馆及观众,并能彼此相互沟通、共同参与的虚拟世界入口。此外,元宇宙的构建还处于探索阶段,还有很多不确定性,尚未成熟,正常运转还需要一系列规则和制度来支撑。 恭王府博物馆建筑数字采集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刘文涛指出,关于博物馆元宇宙实践的难点,有观念上的也有行动上的。观念上,如关于资源共享的问题,博物馆数字资源开放共享的意识不足,过度的保护意识依然存在。 上海博物馆“云上博” 在这方面,欧美博物馆走在我们前面,大量的藏品信息公开,很多藏品信息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免费使用。其次,要解决基础数据问题,基础数据采集,大数据梳理、数据关联、数据分类,数据整合等基础要打好,这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博物馆进入元宇宙。此外,理论建构与人才缺乏也是一个难点。
2022年8月14日260 Views -
而为了回应Tiktok猛烈的攻势,Meta走上了“全面模仿”的路线,从Ins到Facebook, 从功能到算法,如今的Meta为了抢回更多的用户,不惜频繁“致敬”TikTok,以至于不少用户都开始抱怨:能不能别再学TikTok了! 而在VR乃至元宇宙领域中,Pico之于字节跳动,正如Oculus之于Meta。如此看来,目前深入Meta“腹地”的举动,更像是字节跳动对于前者频繁抄袭的回应,尽管现在看来,还有点“蚍蜉撼树”的意味。 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的大背景下,元宇宙成为互联网产业为数不多的亮点和期待。然而“马太效应”始终见效的今天,没有任何一项业务可以坐视其它对手做大而不管,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仍是一个小众市场的VR赛道,也成为了Meta和字节跳动这两家社交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。而这场巨头间的“内卷”,也无疑是成为全球元宇宙竞争中的一个缩影。
2022年8月14日277 Views